核心要点:

  1. 历史包袱终将卸下
    由于长期无人维护(自 2014 年起被标记为“孤儿代码”),Linux 内核开发者 Christian Brauner(微软员工)提议在 2025 年底前移除对苹果 HFS/HFS+ 文件系统的原生内核驱动支持。这一老旧的代码库已成为内核维护的负担。
  2. 苹果早已“弃疗”
    苹果自身早在 macOS 10.6 时代就将 HFS 降级为只读支持,并在 10.15 及以上版本彻底放弃兼容。尽管 HFS+ 仍被部分使用,但 Linux 的驱动实现质量一直较差,且缺乏官方维护。
  3. 替代方案与争议

    • 用户态方案:Linux 用户仍可通过 HFS FUSE 在用户空间挂载 HFS 文件系统。
    • 遗留依赖问题:部分 Linux 发行版依赖 HFS+ 驱动在 Intel Mac 上安装(因其 EFI 系统分区可能使用 HFS+),未来可能仅移除 HFS 驱动而保留 HFS+。

“代码如逆旅,旧枝当剪则剪。” 此次提案再次凸显开源生态对技术债务的零容忍态度。苹果生态的封闭性与 Linux 的维护成本本就矛盾,FUSE 的成熟已为过渡铺平道路。若无开发者主动接手维护,这场“断舍离”或将如期而至。

你的 Linux 系统最近一次访问 HFS 分区是什么时候?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“上古设备”故事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